吴经提梁紫砂壶疑是供春所做
典藏作品 作者 璋河叙 2023年制作
吴经提梁紫砂壶是在1966年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墓中出土的。该墓主人是吴经,是明嘉庆十二年的太监,管理宫廷御用品。据史料记载,吴经生前对紫砂壶有着特别的钟爱,死后竟然让人用这把壶作为陪葬品。因此,这把壶成为研究早期紫砂历史的重要文物,对现代制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这把壶的造型古朴,壶身线条优雅,壶嘴和壶把舒展,整体协调美观。
壶身造型饱满而流畅,呈现出柔和的弧线和优雅的曲线,壶腹宽大而圆润,稳重且厚实;提梁独特的形状和线条,与壶身的协调一致,提梁的形状像海棠形,转折处为倭角,后部有栓盖绳的小系圈,线条流畅美观。提梁与壶身的搭配也十分协调,整体比例协调、造型近乎完美,展现出紫砂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。
吴经提梁紫砂壶的特点如下:
一、造型古朴:
吴经提梁壶的造型古老而朴素,壶身呈鼓形,壶腹中间微鼓,两端略尖。
二、壶肩粘附黑红色釉滴:
这些釉滴在壶身上呈现出一种装饰效果,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天意,都使壶看起来更加美观。
三、四瓣柿蒂片:
在壶身与嘴连接处有四片柿蒂纹片,边缘线条清晰,轮廓分明,使整个壶身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,柿蒂纹片每一边都有起伏变化的弧度,略有不同,整个壶看起来更加美观。
四、平底无款识:
吴经提梁壶的底部是平的,没有款识。没有款识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制作年代较早,还没有形成在紫砂壶上镌刻名家姓名的的一种风气,所以没有留下款识。此外,该壶出土于吴经墓中,可能是在吴经去世后以之为陪葬品,因此未能留下制作者的名款。
五、海棠形提梁:
提梁的形状像海棠形,转折处为倭角,后部有栓盖绳的小系圈。壶盖为芋形高钮:壶盖的形状像芋头形,高而细长。
近年不断有专家分析可能是当时制壶高人龚春的作品,但尚无直接证据。